小米在炒成“黑米”的路上,为何没能以德服人

【IT时代网、IT时代周刊锐评】在发布4c新品的当口,小米又传出涉嫌虚假宣传的丑闻,估计也是蛮心塞的。

日前,有网友爆料,自己刚刚收到的红米2A手机,经测试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boe,与小米此前宣传的夏普、友达等供应商差距较大。小米则回应称,由于失误,在小米官网之外的部分产品图和文字存在错误信息。

就在前不久,“中国打假第一人”王海也找上了小米的麻烦,指红米Note2屏幕以及摄像头均与宣传不符,小米之后回应:小米官网之外的部分产品图和文字存在错误信息。

自2010年4月正式成立之后,小米从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迅速成长为行业内“有头有脸”的大佬。这些“头脸”既包括智能手机第一、互联网饥饿营销、雷布斯等标签,也伴随着抄袭、山寨、数据造假、质量问题等诸多负面。小米一直号称以苹果为榜样,苹果的关注度,小米或许还能拼一拼。但苹果在全世界获得的尊重,恐怕却是小米不敢企及的。小米为何会赢得了关注,赢不了尊重呢?

小米靠互联网渠道营销起家,然而,当最初时的趋之若鹜渐渐归于理性之后,小米并不给力的供应链便屡屡被外界指责为搞“饥饿营销”。问题是,一年又一年的饥饿营销,最终的结果就是审美疲劳,由此衍生的黄牛泛滥更是令所有的买家怨声载道,这或许就是小米渐渐不为人所待见的重要原因。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、飞象网创始人项立刚就认为:小米是“过度营销”的一个范例,产品未出,生产没有底的情况下,过度的营销,把自己置于关注中心,又无法及时提供有品质保证的产品。“我相信营销是必要的,过度营销会适得其反。”项立刚补充说明。与过度的营销相辅相成的是,小米的一系列数据亦被业界质疑。“5分钟30万台售完,59秒光速售罄,发布会受到2亿人次的关注……”凡此种种,无不是在考验观众的智商。艾媒咨询张毅就表示,小米手机的商业规则在数据诚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。

除了饥饿营销越来越招致用户反感之外,年轻的小米在产品质量上也是屡屡被诟病。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上,关于小米手机质量的问题多如牛毛,包括手机产品的发货速度慢、手机重启现象严重、相机发红、通话回音严重、售后处理不合理等等。互联网评论人南冥一鲨就调侃:褪去营销的光环,卸下极致的头衔,脱下去华丽的外衣,我们也只看到一颗夹生的小米。

就像雷军效仿乔布斯一样,小米手机也顶着“山寨苹果”的头衔。不论是产品设计、广告到新品发布会,都被指充斥了苹果产品的影子。小米空气净化器一上市便被指涉嫌抄袭Balmuda(巴慕达)的产品外观和设计。更让人无语的是,在宣传上,小米更是直接把巴慕达的产品宣传拿来使用。此外,去年底小米更是在印度市场遭遇爱立信的专利侵权指控。对于这家迅速崛起的公司而言,技术以及专利的积累显然是短板。创业公社创始人李易就毫不客气地批评:“小米作为一家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公司,又怎么可能得到业界的尊重呢?”

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王珺认为,小米在手机技术及专利的积累、售后服务保障,以及传统渠道拓展上还存在差距。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,却屡屡将自己曝光在聚光灯下,炒的是人气,炒的是噱头,却唯独不去炒产品质量,炒技术创新。试想,这样一家公司,如何能以德服人?【责任编辑/梁浩】

来源:IT时代网、IT时代周刊

IT时代网(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,定时推送,互动有福利惊喜)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转载必究。
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,直通硅谷,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。LP均来自政府、互联网IT、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。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、通信、互联网、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。决策快、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。

相关文章
小米在炒成“黑米”的路上,为何没能以德服人

精彩评论